甘蔗生產機械化市場面臨更大挑戰
來源: 作者:水利機械 時間:2021-06-102021年兩會期間,國家停止了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蔗收割機采購的國家補貼,要求區政府組織力量開展調查,并總結出上一年度在國家和自治區雙重補貼鼓勵下,甘蔗收割機銷售依然不理想、全區甘蔗生產機械化推進進度較慢的原因。
不僅如此,近年來甘蔗生產機械化過程中,全區范圍內糖企主體化明顯,但糖企主體意識不強,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原材料損耗遠高于人工生產,蔗農和糖企矛盾激增……廣西作為全國蔗糖主產區,看似光鮮的背后無疑踏上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
6月2日至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科技推廣部主持召開了2021年全區甘蔗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班,邀請到自治區農技中心領導,產業發展部、科技推廣部、試驗鑒定部、標新部有關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出席會議,同時,全區10個甘蔗助產市農機中心領導、32個甘蔗生產主產縣(市、區)農技中心或農業農村局領導、2021年高效機收基地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全區10個甘蔗主產市合作社負責人、其他相關農機企業共同參加會議。
水機所受邀參會,與農機前沿力量共同探討2021年各企業在甘蔗生產機械化市場中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在上午的室內技術培訓會上,首先由武鳴區、柳城縣、武宣縣三個甘蔗主產縣區分享過去一年的生產數據和先進經驗,獲得了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緊接著由自治區農技中心副主任范軍燦介紹當前全區甘蔗機械化形勢,他表示,在過去一年,全區甘蔗收割機保有量超2000臺,提前完成了四部委下達的目標,但在加快機械化進程的過程中,各種問題不斷浮出水面。例如全區機收率僅為仍然偏低,機收獲得率不高,機收工作條件和作業要求高;少數糖企采用二步法時要求蔗料含糖率高、含渣率低,卻沒有在與蔗農的溝通交流中體現出市場主體意識;新形勢下的市場機制不利于機收發展;全區適合大規模機收的土地少。挑戰即是機遇。2021年區政府農機部門將繼續鼓勵廣大企業和大戶加大創辦示范基地、優化糖料生產,鼓勵各方面力量多召開專項工作會議,促進交流;要求開展甘蔗收割機質量市場調查,綜合評價達到滿意;組織成立提高糖料機械化收割水平課題組;加大力量推動科技創新,新增科技專項鼓勵政策。范主任也提出了他的一些改革思路,如支持糖企作為市場主體,由財政支持推行兩步法;積極協調保持綠色通道的開通;加強科技創新引導,區政府加大補貼力度以減少國家補貼退出廣西所帶來的的被動影響。
最后,在蔗糖生產領域表現比較突出的幾家企業相繼發言,糖企介紹了在糖企利用AI解決扣雜上的先進思路和訂單合同的改進方向,種高效機收大戶介紹了土地整合優化上的規劃和投入,科技部門介紹了科技申報的相關政策和申報要求……演講嘉賓用一個上午時間深入探討在機械化領域的發展意見,為市場面臨的新挑戰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解決方案,會議內容干貨滿滿。
下午的機具現場作業演示及展示會上,各企業也是八仙過海,拿出各自最新最優的機械產品,頂著炎炎烈日詳細介紹。所展農機在功能上有不同方面的創新,引得到會人員駐足觀看,不斷發問。
水機所作為農機科研企業,在甘蔗機收方面有著突出成績,在2021年市場挑戰下,公司如何抓住機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搶占市場份額,本次會議也許為我們提供了有用參考。